泰山磐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安定穩固。
出處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0回:“我算什么,明相國不動聲色,卻出斯民于火熱水深,措天下于泰山磐石。”
例子郁達夫《馬六甲游記》:“仍舊是屹然不動,有泰山磐石般的外貌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ài shān pán shí
注音ㄊㄞˋ ㄕㄢ ㄆㄢˊ ㄕˊ
感情泰山磐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致遠恐泥(意思解釋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釋)
- 翻箱倒柜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騰聲飛實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始終一貫(意思解釋)
- 為萬安計(意思解釋)
- 解甲歸田(意思解釋)
- 說來話長(意思解釋)
- 解甲休兵(意思解釋)
- 好學不倦(意思解釋)
※ 泰山磐石的意思解釋、泰山磐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學無止境 |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,應奮進不息。 |
沒顛沒倒 |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豁然開朗 | 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
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