損之又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形容極為謙虛。
出處《莊子 知北游》:“故曰為道者日損,損之又損之,以至于無為。”
例子真理雖然頓達,此情難以卒除。須長覺察,損之又損,如風頓止,波浪漸停。(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卷二)
基礎信息
拼音sǔn zhī yòu sǔn
注音ㄙㄨㄣˇ ㄓ 一ㄡˋ ㄙㄨㄣˇ
繁體損之又損
感情損之又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十分謙虛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眾多非一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逢人說項(意思解釋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豁然開朗(意思解釋)
※ 損之又損的意思解釋、損之又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,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學而優則仕 | 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國士無雙 | 國士:國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。 |
地平天成 | 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 |
獨占鰲頭 | 鰲:傳說中的大海龜、海鱉。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、榜眼等人。狀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。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。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
行不副言 | 謂言行不一。 |
黑眉烏嘴 |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。形容淘氣、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。 |
入鄉隨俗 | 到一個地方;就順從當地習俗。常用以形容隨遇而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