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稱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,事理不明。
出處五代·李瀚《蒙求》詩:“司馬稱好。”徐子光集注:“(后漢司馬徽)口不談人之短。與人語,莫問好惡,皆言好。有鄉人問徽安否,答曰好。有人自陳子死,答曰大好。妻責之曰:人以君有德,故相告,何忽聞人子死,便言好!徽曰:卿言亦大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ī mǎ chēng hǎo
注音ㄙ ㄇㄚˇ ㄔㄥ ㄏㄠˇ
繁體司馬稱好
感情司馬稱好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狼號鬼哭(意思解釋)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費盡心機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百戰百勝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龍爭虎斗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閉門讀書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亂作一團(意思解釋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釋)
※ 司馬稱好的意思解釋、司馬稱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朝思暮想 | 從早到晚思念不已。形容思念之深切。多用于男女戀情。 |
水至清則無魚 | 水太清,魚就存不住身,對人要求太苛刻,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。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,就不能團結人。 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樂道好古 | 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百戰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冠絕一時 | 冠絕:遙遙領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,首屈一指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繁榮富強 | 繁榮:(經濟或事業)蓬勃發展;興盛;富強:(國家)生產豐富;力量強大。形容國家興旺發達;富足強大。 |
除惡務本 | 鏟除惡勢力,必須杜絕根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