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同拔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提倡相同的,排斥不同的。
出處宋·司馬光《稷下賦》:“下論孔墨,上述羲炎,樹同拔異,辨是分非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shù tóng bá yì
注音ㄕㄨˋ ㄊㄨㄥˊ ㄅㄚˊ 一ˋ
繁體樹同拔異
感情樹同拔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黨同伐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釋)
- 懸而未決(意思解釋)
- 安安靜靜(意思解釋)
- 當(dāng)機(jī)立斷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揚(yáng)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(yǎng)德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清風(fēng)勁節(jié)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師嚴(yán)道尊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- 彌留之際(意思解釋)
※ 樹同拔異的意思解釋、樹同拔異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骨肉分離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(tuán)聚。 |
圓顱方趾 | 方腳圓頭。指人類。 |
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讓人震撼;也讓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靜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(shè)防堅固的城池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(jìn)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(xiàn)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(jié)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海底撈月 | 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(fèi)力氣;根本達(dá)不到目的。 |
進(jìn)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(jìn)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(nèi)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(yōu)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(yōu)秀的人才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(jié)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(dāng)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(dāng)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撥亂濟(jì)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(jì)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(jì)時”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憐香惜玉 | 憐、惜:愛護(hù)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(rèn)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一偏之論 | 偏于一面的議論。 |
二缶鐘惑 | 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