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方異域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殊方:遠方。異域:異邦、外國,指遠方或國外。
出處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羯若鞠傗國》:“風教遐被,德澤遠治,殊方異域,慕化稱臣。”
例子《明史·西域傳》:“自是,殊方異域鳥言侏禽之使,輻輳闕廷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ū fāng yì yù
注音ㄕㄨ ㄈㄤ 一ˋ ㄩˋ
繁體殊方異域
感情殊方異域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異域他鄉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后繼有人(意思解釋)
- 坐薪懸膽(意思解釋)
- 好說歹說(意思解釋)
- 豆萁燃豆(意思解釋)
- 合浦珠還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刻骨銘心(意思解釋)
- 鑿壁借光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※ 殊方異域的意思解釋、殊方異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嘴里牙多 | 謔語,指會說話 |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披肝瀝膽 | 披:披露;瀝:滴下。露出肝臟;滴出膽汁。比喻真心對待;傾吐心里話。也形容十分忠誠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褒善貶惡 |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;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。指分清善惡,提出公正的評價。 |
弦外之響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骨肉離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妻兒老少 |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