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終若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始終如一”。
出處《周書·于謹傳》:“故功臣之中,特見委信,始終若一,人臣間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ǐ zhōng ruò yī
注音ㄕˇ ㄓㄨㄥ ㄖㄨㄛˋ 一
繁體始終若一
感情始終若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自始自終一個樣子。
近義詞始終如一、終始如一
反義詞變幻莫測、反復無常
英語remain the same from beginning to end(first, last, and all the time)
俄語неуклонно(неизменный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高蹈遠舉(意思解釋)
- 斬草除根(意思解釋)
- 失敗是成功之母(意思解釋)
- 囊螢映雪(意思解釋)
- 夢幻泡影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※ 始終若一的意思解釋、始終若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
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勢在必行 | 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