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張舉措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設:設置;舉措:措施。指所采取的主張和措施。
出處唐·韓愈《唐故相權公墓碑》:“因拜禮部尚書,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公既謝辭不許,其所設張舉措,必本于寬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è zhāng jǔ cuò
注音ㄕㄜˋ ㄓㄤ ㄐㄨˇ ㄘㄨㄛˋ
繁體設張舉措
感情設張舉措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挑三揀四(意思解釋)
- 直言賈禍(意思解釋)
- 披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走馬觀花(意思解釋)
- 喟然長嘆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- 亂作一團(意思解釋)
※ 設張舉措的意思解釋、設張舉措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重:重戰;整:整頓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戰時用來發號令的旌旗和戰鼓;用以代表軍事力量。比喻失敗或受挫后;重新整頓組織力量;準備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 |
金不換 | 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,形容極為可貴。 |
致遠恐泥 | 致遠:到達遠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滯拘泥,難行。恐怕妨礙實現遠大目標。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。 |
鶴立雞群 |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處實效功 | 處:辦理。效:效驗,效果。功:功績,成效。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,講究功效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