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堂拜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宮室的前屋。拜見對方的母親。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。
出處《三國志·吳志·周瑜傳》:“堅子策,與瑜同年,獨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無通共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ēng táng bài mǔ
注音ㄕㄥ ㄊㄤˊ ㄅㄞˋ ㄇㄨˇ
感情升堂拜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結拜為友好人家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路風塵(意思解釋)
- 催人淚下(意思解釋)
- 春風化雨(意思解釋)
- 嫁狗隨狗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款學寡聞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※ 升堂拜母的意思解釋、升堂拜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本位主義 |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暴露無遺 | 暴露:顯露;顯現;遺:遺漏。全部、徹底地暴露了出來;沒有絲毫遺漏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