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公倒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醉酒后躺倒在車上。形容爛醉不醒。
出處唐·白居易《酬裴相公題興化小池見招長句》詩:“山公倒載無妨學,范蠡扁舟末要追?!?/p>
例子金·元好問《與張杜飲》詩:“山公倒載群兒笑,焦遂高談四座驚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shān gōng dǎo zǎi
注音ㄕㄢ ㄍㄨㄥ ㄉㄠˇ ㄗㄞˇ
繁體山公倒載
感情山公倒載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近義詞酩酊大醉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強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殺手锏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※ 山公倒載的意思解釋、山公倒載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炙手可熱 | 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勢大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。 |
豁然開朗 | 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連車平斗 | 形容冗員很多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翼翼飛鸞 | 指飛翔的樣子。 |
掛冠歸去 | 冠:帽子,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掛起來。比喻辭官回家。 |
久假不歸 | 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 |
援筆立就 |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入文出武 | 稱人兼備文武之才,入朝為文臣,出朝為將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