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境問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進入別的國家;先問明有哪些禁止的事;以免違犯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入竟而問禁,入國而問俗,入門而問諱。”
例子宋 蘇軾《密州謝上表》:“受命撫躬,已自知于不稱;入境問俗,又復過于所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rù jìng wèn sú
注音ㄖㄨˋ ㄐ一ㄥˋ ㄨㄣˋ ㄙㄨˊ
繁體入境問俗
正音“俗”,不能讀作“shú”。
感情入境問俗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、分句;指尊重別人的文化。
辨形“境”,不能寫作“靜”。
近義詞因地制宜、入竟問禁
英語on entering a country inquire about its customs
日語郷(ごう)に蕑れば郷に従(したが)え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烽火連年(意思解釋)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釋)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閉門讀書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※ 入境問俗的意思解釋、入境問俗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幫倒忙 | 指主觀上想幫忙,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。 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疑鄰盜斧 | 疑:懷疑;斧:斧頭。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。指不注重事實根據,對人對事胡亂猜疑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鴻鵠將至 | 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聰明伶俐 | 伶俐:靈活。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;記憶力和理解力強。 |
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為所欲為 | 做想要做的事。形容任意而為;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為:做。 |
爾虞我詐 | 爾:你;虞:猜測。意思是我騙你;你騙我;互相欺騙。 |
不擇手段 | 擇:挑選;選擇。不選什么手段。為了達到目的;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