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國問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國:原指都城,后多指國家。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入竟而問禁,入國而問俗,入門而問諱。”
例子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12章:“這也是孟子所說,‘入境問禁,入國問俗’的道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rù guó wèn sú
注音ㄖㄨˋ ㄍㄨㄛˊ ㄨㄣˋ ㄙㄨˊ
繁體入國問俗
感情入國問俗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、分句;指尊重別國的風俗。
近義詞入邦問俗、入境問俗
英語ask about taboos and bans upon arrival in a foreign countr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隨行就市(意思解釋)
- 旁敲側擊(意思解釋)
- 香銷玉沉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※ 入國問俗的意思解釋、入國問俗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壯氣吞牛 |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。 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物腐蟲生 |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。比喻禍患的發生,總有內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,別人才能乘機打擊。 |
雪兆豐年 |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。 |
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祖傳秘方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