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受全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封建禮教認為人的身體來自父母,應當終身潔身自愛,以沒有受過污辱損害的身體回到父母生我時那樣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祭義》:“父母全而生之,于全而歸之,可謂孝矣。”
例子太平天國·洪仁玕《英杰歸真》:“只聞古有孝子曾參,全受全歸,發膚無有毀傷者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uán shòu quán guī
注音ㄑㄨㄢˊ ㄕㄡˋ ㄑㄨㄢˊ ㄍㄨㄟ
繁體全受全歸
感情全受全歸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分句;用于人。
英語live a perfect life(return intact what one was born with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后繼有人(意思解釋)
- 綠林大盜(意思解釋)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殺手锏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※ 全受全歸的意思解釋、全受全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初出茅廬 | 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驗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豐富。物產豐富,人民安樂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
顛沛流離 | 顛沛:遭受挫折或困難;流離:離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喜新厭舊 | 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擊;自己就破滅了。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;就露出破綻;站不住腳了。 |
撈一把 |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