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踵可待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:“則蕭、曹、周、韓之倫,何足不致,吳、鄧、梁、竇之屬,企踵可待。”
例子宋·司馬光《上皇帝疏》:“治平之期,企踵可待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ǐ zhǒng kě dài
注音ㄑ一ˇ ㄓㄨㄥˇ ㄎㄜˇ ㄉㄞˋ
感情企踵可待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即將成功。
近義詞企足而待
英語expect with eagernes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無所有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殺雞取卵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(yǎng)德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(意思解釋)
※ 企踵可待的意思解釋、企踵可待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任人唯親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;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。 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達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到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疑鄰盜斧 | 疑:懷疑;斧:斧頭。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。指不注重事實根據,對人對事胡亂猜疑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(guī)勸。 |
過門不入 |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角巾東路 |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
腦瓜不靈 | 指人不聰明,思想轉不過彎來。 |
行不副言 | 謂言行不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