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書捐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。
出處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項籍少時,學書不成,去學劍,又不成。項梁怒之。籍曰:‘書足以記名姓而已,劍一人敵,不足學,學萬人敵?!谑琼椓耗私碳ā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qì shū juān jiàn
注音ㄑ一ˋ ㄕㄨ ㄐㄨㄢ ㄐ一ㄢˋ
繁體棄書捐劍
感情棄書捐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釋)
- 鐵郭金城(意思解釋)
- 發(fā)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縱橫開合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發(fā)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※ 棄書捐劍的意思解釋、棄書捐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td> |
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(zhàn)英勇。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著,引申為偏愛。女子成人總要結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除惡務本 | 鏟除惡勢力,必須杜絕根本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濫用職權 |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。 |
指手畫腳 |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。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
息跡靜處 | 息:止息;跡:行跡,腳??;處:處所。要想不見行跡,只有自己靜止不動。引申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 |
朽木死灰 | 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極端消沉,對任何事情無動于衷。 |
舉棋不定 | 舉:拿起;拿著。拿著棋子不知道該怎么下。比喻臨事猶豫不決;拿不定主意。 |
皓首蒼顏 | 皓:白色的樣子;首:頭發(fā);顏:面孔。雪白的頭發(fā),灰暗的面孔。形容老年人的容貌。 |
泥塑木雕 | 用泥土塑造、木頭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。 |
以訛傳訛 | 以:拿;把;訛:謬誤;錯誤的。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。 |
切膚之痛 | 切膚:切身。指與自身關系密切。比喻親自感覺的痛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