擒龍捉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擒住老虎捉拿蛟龍。比喻降伏強敵,本領高強。
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7回:“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漢,攧倒擒龍捉虎人。”
例子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17回:“要圖定國安邦計,預備擒龍捉虎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ín lóng zhuō hǔ
注音ㄑ一ㄣˊ ㄌㄨㄥˊ ㄓㄨㄛ ㄏㄨˇ
繁體擒龍捉虎
感情擒龍捉虎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人的本事。
近義詞擒龍縛虎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狼號鬼哭(意思解釋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釋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釋)
- 戶限為穿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珠聯璧合(意思解釋)
- 滿天飛(意思解釋)
- 高步通衢(意思解釋)
※ 擒龍捉虎的意思解釋、擒龍捉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積不相能 | 積:積久而成的;能:親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
無法無天 | 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斗唇合舌 | 猶言耍嘴皮子,賣弄口才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遙遙無期 | 遙遙:很遠。指日期遙遠得很。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破釜沉舟 | 釜:古代的一種鍋;舟:船。砸碎鍋子;鑿沉船只。比喻戰斗到底。 |
飽學之士 | 飽學:學識淵博。指學識淵博的人。 |
落荒而逃 | 離開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。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指手畫腳 |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。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