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惡從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棄;拋開。拋棄丑惡信從道德。
出處唐·韓愈《劉統軍碑》:“棄惡從德,乃與蔡通涂其榛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ì è cóng dé
注音ㄑ一ˋ ㄜˋ ㄘㄨㄥˊ ㄉㄜˊ
繁體棄惡従惪
感情棄惡從德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改惡向善。
近義詞棄惡從善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釋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釋)
- 超俗絕世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※ 棄惡從德的意思解釋、棄惡從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。 |
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于陰歷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 |
本位主義 |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。 |
二百五 | 指傻頭傻腦,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。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褒善貶惡 |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;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。指分清善惡,提出公正的評價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