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莼羹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湯,味道鮮美,不必用鹽豉做調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言語》:“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鹽豉耳!”
例子百年蓬鬢關心切,千里莼羹與愿違(金 王渥《驛口橋看白蓮》詩)
基礎信息
拼音qiān lǐ chún gēng
注音ㄑ一ㄢ ㄌ一ˇ ㄔㄨㄣˊ ㄍㄥ
繁體千裏蒓羹
感情千里莼羹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痛不欲生(意思解釋)
- 大有可為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一錢太守(意思解釋)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直截了當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※ 千里莼羹的意思解釋、千里莼羹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使心用腹 | 用心思,使壞心眼。 |
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五花大綁 |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,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。 |
一時一刻 |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勞民傷財 | 勞民:使人民勞累;傷:耗費。既讓人民勞累受苦;又耗費了資財。指濫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費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