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古通今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披:翻閱。通:通曉。研究歷史,通曉古今。
出處南朝·梁·簡文帝《書案銘》:“敬客禮賢,恭思儼束,披古通今,察奸理俗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ī gǔ tōng jīn
注音ㄆ一 ㄍㄨˇ ㄊㄨㄥ ㄐ一ㄣ
感情披古通今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稱頌人。
近義詞博古通今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交淺言深(意思解釋)
- 一手遮天(意思解釋)
- 期頤之壽(意思解釋)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釋)
- 用智鋪謀(意思解釋)
- 犬馬戀主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空穴來風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huán)(意思解釋)
- 鐵樹開花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※ 披古通今的意思解釋、披古通今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 一旦掌了權,就發(fā)號施令,指手畫腳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達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到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難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膽寒發(fā)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(fā)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(tài)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?!驹诹魉?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?!?/td>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(jīng)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(xiàn)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繁榮富強 | 繁榮:(經(jīng)濟或事業(yè))蓬勃發(fā)展;興盛;富強:(國家)生產(chǎn)豐富;力量強大。形容國家興旺發(fā)達;富足強大。 |
驚心悼膽 | 悼:戰(zhàn)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倒懸之急 |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(guī)避,公開說明。 |
遙遙無期 | 遙遙:很遠。指日期遙遠得很。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為萬安計 | 為絕對安全著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