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楊之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潘:晉代文學家潘岳;楊:潘岳的妻子楊氏。潘楊兩家世親聯姻。
出處晉·潘岳《楊仲武誄》:“潘楊之穆,有自來矣。”
例子唐·皇甫枚《王知古》:“潘楊之睦可遵,鳳凰之兆斯在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ān yáng zhī mù
注音ㄆㄢ 一ㄤˊ ㄓ ㄇㄨˋ
繁體潘楊之睦
感情潘楊之睦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死腦瓜骨(意思解釋)
- 龍飛鳳舞(意思解釋)
- 經邦論道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進銳退速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牽腸掛肚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末大必折(意思解釋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釋)
- 變化無方(意思解釋)
- 寒木春華(意思解釋)
※ 潘楊之睦的意思解釋、潘楊之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膽寒發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戰天斗地 | 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末大必折 | 謂樹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屬權重,危及上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