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觀袖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把手籠在袖子里在旁觀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過問也不協(xié)助。
出處宋·陸游《福州清仁王堅老疏》:“勇退激流,雖具衲子參尋之眼;旁觀袖手,要非邦人向慕之誠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páng guān xiù shǒu
注音ㄆㄤˊ ㄍㄨㄢ ㄒ一ㄡˋ ㄕㄡˇ
繁體旁觀袖手
感情旁觀袖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不過問。
近義詞袖手旁觀
反義詞拔刀相助
英語stand by with folded arms(stand idle)
日語拱手(きょうしゅ)傍観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揚眉吐氣(意思解釋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釋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外圓內(nèi)方(意思解釋)
- 無法無天(意思解釋)
- 趕盡殺絕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yè)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※ 旁觀袖手的意思解釋、旁觀袖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從容不迫 | 從容:不慌不忙;鎮(zhèn)靜;不迫:不急促。形容臨事不慌不忙;鎮(zhèn)定沉著。 |
從俗就簡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。 |
掃地出門 |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;室內(nèi)干干凈凈;不留任何東西。后比喻全部家產(chǎn)都被處理;連人也被趕出家門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趕盡殺絕 | 驅(qū)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鳳毛麟角 | 鳳;麟:鳳凰、麒麟;是傳說中珍禽異獸。鳳凰身上的羽毛;麒麟頭上的犄角。比喻珍貴、稀少的人或事物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(yè)。就:達到。功績?nèi)〉昧耍曇灿辛恕?/td>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牝雞司晨 | 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(quán)當政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(xiàn)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(jīng)拿定主義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(fā)誓。表示態(tài)度堅定或忠誠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(wèi)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(wěn)固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(jié)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(jié)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(quán)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(zhí)法;不畏權(quán)貴。 |
盡誠竭節(jié) | 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天網(wǎng)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