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取順守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逆:背叛;順:合理。背叛國君奪取天下,遵循常理治理國家。
出處《漢書·陸賈傳》:“且湯武逆而以取順守之,文武并用,長久之術也。”
例子且“兼弱攻昧”、“逆取順守”,湯武之道也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回)
基礎信息
拼音nì qǔ shùn shǒu
注音ㄋ一ˋ ㄑㄨˇ ㄕㄨㄣˋ ㄕㄡˇ
繁體逆取順守
感情逆取順守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人篡權。
英語keep by the right method what was first acquired wrongl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定時炸彈(意思解釋)
- 用心竭力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年少無知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勤學苦練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閉門讀書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首尾兩端(意思解釋)
- 連車平斗(意思解釋)
※ 逆取順守的意思解釋、逆取順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別的山。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盤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烏合之眾 |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?,F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