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伏發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擿:揭露。伏:隱藏。發:揭發。隱:隱蔽。揭露檢舉壞人和隱藏的壞事。亦作“擿奸發伏”、“擿伏發奸”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9卷:“蒞任之后,擿伏發隱,不畏豪橫,不上半年,治得縣中奸尻斂跡,盜賊潛蹤,人民悅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niǎo fú fā yǐn
注音ㄋ一ㄠˇ ㄈㄨˊ ㄈㄚ 一ㄣˇ
繁體姦伏發隱
感情擿伏發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擿奸發伏、摘奸發伏
英語condemn the wicked and disclose secre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昂首伸眉(意思解釋)
- 春風化雨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趕盡殺絕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※ 擿伏發隱的意思解釋、擿伏發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致遠恐泥 | 致遠:到達遠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滯拘泥,難行。恐怕妨礙實現遠大目標。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山雨欲來風滿樓 |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人心歸向 |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風和日麗 | 和:柔合;溫和。輕風柔和;陽光燦爛。形容天氣晴和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漫不經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橫七豎八 | 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 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