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修外攘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對內整治國政,對外抵御敵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出處宋·胡锜《擬力田詒》:“顧惟禮耕義種之賢,足副內修外攘之志。”
例子明·張綸《林泉隨筆》:“觀于《垂拱》《奏札》二篇及《戊午讜議序》,反復以天經地義內修外攘不可逆為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nèi xiū wai rǎng
注音ㄋㄟˋ ㄒ一ㄡ ˙ㄨㄞ ㄖㄤˇ
繁體內修外攘
感情內修外攘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治政等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(意思解釋)
- 輕而易舉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※ 內修外攘的意思解釋、內修外攘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珠聯璧合 | 珍珠聯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拔毛連茹 | 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為萬安計 | 為絕對安全著想。 |
皮松肉緊 | 形容漫不經心,寬泛而無關緊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