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履踵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納:穿;履:鞋;踵:腳后跟;決:破裂。提上鞋,鞋的腳后跟處卻破裂。形容處境困難。
出處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[原憲]楮冠黎杖而應門,正冠則纓絕,振襟則肘見,納履則踵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nà lǚ zhǒng jué
注音ㄋㄚˋ ㄌㄩˇ ㄓㄨㄥˇ ㄐㄩㄝˊ
繁體納履踵決
感情納履踵決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定語;指生活貧困。
近義詞納屨踵決
英語be out at the heel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德重恩弘(意思解釋)
- 明若觀火(意思解釋)
- 一錢太守(意思解釋)
- 黃臺之瓜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殺雞取卵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千絲萬縷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為萬安計(意思解釋)
- 皮松肉緊(意思解釋)
※ 納履踵決的意思解釋、納履踵決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治絲益棼 |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;結果越整理越亂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;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。棼:紛亂。 |
寸進尺退 | 前進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償失。 |
抱頭鼠竄 | 竄:逃跑;亂跑。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。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。 |
鬼怕惡人 |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長命富貴 |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極重不反 | 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固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