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所底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沒有止境。
出處《詩經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例子清·王鳴盛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·豫治無定壽春為主》:“如此紛更,靡所底止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í suǒ dǐ zhǐ
注音ㄇ一ˊ ㄙㄨㄛˇ ㄉ一ˇ ㄓˇ
感情靡所底止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絲來線去(意思解釋)
- 連綿不絕(意思解釋)
- 天經地義(意思解釋)
- 一路風塵(意思解釋)
- 自暴自棄(意思解釋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釋)
- 苦盡甘來(意思解釋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樂以忘憂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※ 靡所底止的意思解釋、靡所底止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學無止境 |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,應奮進不息。 |
解鈴還須系鈴人 |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,仍由誰去解決。 |
徑情直遂 | 徑情:任意、隨心;遂:成功地滿足心愿。隨著自己的意愿;順利地達到目的;獲得成功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鷹擊長空 | 謂雄鷹振翅飛翔于遼闊的天空。亦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在廣闊的領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。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信及豚魚 | 及:達到;豚:小豬。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蝶粉蜂黃 |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