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正典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明:表明;正:治罪;典刑:法律。依照法律處以極刑。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。
出處宋 呂頤浩《辭免赴召乞納節致仕札子》:“如是托疾,自當明正典刑;如委實抱病,伏望天慈,放臣閑退。”
例子郭沫若《不要怕死》:“已經明正典刑的漢奸們的供狀,我覺得應該詳細地記錄出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
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ㄉ一ㄢˇ ㄒ一ㄥˊ
感情明正典刑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;指依照法律公開處以極刑。
英語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(execute lawfully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日甚一日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※ 明正典刑的意思解釋、明正典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歌鶯舞燕 | 歌聲宛轉如黃鶯,舞姿輕盈如飛燕。亦形容景色宜人,形勢大好。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| 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金光閃閃 | 閃閃:光亮閃爍。金光閃爍耀眼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趕盡殺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海底撈月 | 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進入圣賢境界。后來多指學術、技藝、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。 |
角巾東路 |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
背義忘恩 | 指背棄道義,忘卻恩德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