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言要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出處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八篇:“宮室之疾,食色之害,宜聽妙言要道,以疏神導體。”
例子宜聽妙言要道,以疏神導體。(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 藩國之文術》)
基礎信息
拼音miào yán yào dào
注音ㄇ一ㄠˋ 一ㄢˊ 一ㄠˋ ㄉㄠˋ
繁體玅言要道
感情妙言要道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賓語;指精到的言論,中肯的道理。
近義詞要言妙道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月明如水(意思解釋)
- 聲東擊西(意思解釋)
- 卑諂足恭(意思解釋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釋)
- 銷聲匿跡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流離顛沛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- 驚心悼膽(意思解釋)
- 神不知鬼不覺(意思解釋)
※ 妙言要道的意思解釋、妙言要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國中之國 |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居功自滿 | 居功:自恃有功;滿:滿足。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。 |
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無時無刻 |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