邈若河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邈若山河”。
出處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魯公女》:“今近在咫尺,而邈若河山,恨何如也!”
基礎信息
拼音miǎo ruò hé shān
注音ㄇ一ㄠˇ ㄖㄨㄛˋ ㄏㄜˊ ㄕㄢ
感情邈若河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非常遙遠。
近義詞邈若山河、邈以山河
反義詞近在咫尺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人面獸心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※ 邈若河山的意思解釋、邈若河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響答影隨 | 如應聲和答、形影相隨。比喻兩者緊密相連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盲人說象 |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辭喻橫生 | 橫生:橫逸而出。言辭生動,橫逸而出。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
鉅學鴻生 | 學識淵博的人。 |
一枕黃粱 |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;落得一場空。 |
二缶鐘惑 | 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