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心離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統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異;各行其是。
出處《尚書 泰誓中》:“受有億兆夷人,離心離德;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例子黎民離心離德,禍生不測。(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七回)
基礎信息
拼音lí xīn lí dé
注音ㄌ一ˊ ㄒ一ㄣ ㄌ一ˊ ㄉㄜˊ
繁體離心離惪
感情離心離德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德”,不能寫作“得”。
近義詞三心二意、背信棄義、離經背道
反義詞同心同德、忠貞不二
英語dissension and discord
俄語отсутствие единства и идейный разброд
日語不和反目(ふわはんもく)する
德語nicht eines Herzens und einer Seele sei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鬼怕惡人(意思解釋)
- 發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金光閃閃(意思解釋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明知故問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皮開肉綻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以弱制強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※ 離心離德的意思解釋、離心離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過爾爾 | 爾爾:如此如此。不過如此而已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假公濟私 |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