糲食粗衣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糲:粗米。粗布衣服,粗劣的食品。比喻生活清苦。
出處宋·無名氏《張協狀元·大公資助張協》:“奴供備糲食粗衣。”
例子不恥蓬首垢面,不嫌糲食粗衣。(元 馬鈺《西江月》)
基礎信息
拼音lì shí cū yī
注音ㄌ一ˋ ㄕˊ ㄘㄨ 一
繁體糲食麤衣
感情糲食粗衣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生活貧困。
近義詞粗衣糲食
反義詞錦衣玉食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落葉歸根(意思解釋)
- 用智鋪謀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鴻鵠將至(意思解釋)
- 兵無常勢(意思解釋)
- 源源不斷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※ 糲食粗衣的意思解釋、糲食粗衣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德容言功 | 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遁世離俗 |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繩鋸木斷 | 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