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暖自知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水的冷暖,飲者自知。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。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,只有自己知道。
出處唐 善無畏《大日經疏》第12卷:“如飲水者,冷熱自知。”
例子今蒙指授入處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即是某人師也。(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四)
基礎信息
拼音lěng nuǎn zì zhī
注音ㄌㄥˇ ㄋㄨㄢˇ ㄗˋ ㄓ
繁體冷煖自知
感情冷暖自知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比喻體會深淺,心中自明。
謎語溫度計
反義詞麻木不仁
英語have a profound knowledge of something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爐火純青(意思解釋)
- 勤儉節約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滿山遍野(意思解釋)
- 直截了當(意思解釋)
- 男女授受不親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首尾兩端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見所不見(意思解釋)
- 歸老林下(意思解釋)
- 發指眥裂(意思解釋)
- 雕梁畫棟(意思解釋)
- 煙波釣徒(意思解釋)
- 小家碧玉(意思解釋)
※ 冷暖自知的意思解釋、冷暖自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積不相能 | 積:積久而成的;能:親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
胡作非為 |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后果地肆意行動。非為;干壞事。 |
死腦瓜骨 | 不開通。 |
經邦論道 | 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敬業樂群 | 專心學習,和同學融洽相處。 |
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潑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。比喻居高臨下,不可阻遏。 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欺善怕惡 | 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