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民動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動用眾多民力去做某件事。
出處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高祖紀》:“紀年之挽粟飛芻,繼日而勞民動眾,常煩漕運,不給供須。”
例子明·李贄《復麻城人書》:“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,能使叛卒一起即撲滅,不至勞民動眾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láo mín dòng zhòng
注音ㄌㄠˊ ㄇ一ㄣˊ ㄉㄨㄥˋ ㄓㄨㄥˋ
繁體勞民動衆
感情勞民動眾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興師動眾、勞師動眾
反義詞親歷親為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釋)
- 懸而未決(意思解釋)
- 一軌同風(意思解釋)
- 頤指氣使(意思解釋)
- 鷗鳥不下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息息相關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成己成物(意思解釋)
※ 勞民動眾的意思解釋、勞民動眾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烽火連年 |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連年不斷。 |
徑情直遂 | 徑情:任意、隨心;遂:成功地滿足心愿。隨著自己的意愿;順利地達到目的;獲得成功。 |
空空蕩蕩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結黨營私 |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無時無刻 |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囊螢照雪 | 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