困而不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
出處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”
例子困而不學,終于不知,斯為下爾。(清 王夫之《讀四書大全說》第七卷)
基礎信息
拼音kùn ér bù xué
注音ㄎㄨㄣˋ ㄦˊ ㄅㄨˋ ㄒㄩㄝˊ
繁體困而不壆
感情困而不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遇到困難卻不肯學習。
反義詞困而學之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非同小可(意思解釋)
- 功虧一簣(意思解釋)
- 識文斷字(意思解釋)
-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釋)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不費吹灰之力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※ 困而不學的意思解釋、困而不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混世魔王 |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。 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殘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鑒影度形 |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簡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點。簡單明了;抓住要點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