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中雌黃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雌黃:即雞冠石,過去寫字用黃紙,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。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。比喻言論前后矛盾,沒有一定見解。
出處晉 孫盛《晉陽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輒更易之,時號口中雌黃。”
例子議論反復曰口中雌黃。(宋 胡繼宗《書言故事 事物譬類》)
基礎信息
拼音kǒu zhōng cí huáng
注音ㄎㄡˇ ㄓㄨㄥ ㄘˊ ㄏㄨㄤˊ
繁體口中雌黃
感情口中雌黃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比喻言論前后矛盾。
近義詞出爾反爾、言而無信
英語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書通二酉(意思解釋)
- 勞燕分飛(意思解釋)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釋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枝對葉比(意思解釋)
- 人面獸心(意思解釋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蠢蠢欲動(意思解釋)
- 前瞻后顧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※ 口中雌黃的意思解釋、口中雌黃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食指大動 |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。 |
難得糊涂 |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|
死腦瓜骨 | 不開通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野沒遺賢 | 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沉魚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魚下沉;使飛雁降落;不敢與之比美。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 |
除惡務本 | 鏟除惡勢力,必須杜絕根本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為萬安計 | 為絕對安全著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