坑儒焚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坑:活埋;焚:燒。焚毀書籍,坑殺書生
出處漢·孔安國《〈尚書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,焚書坑儒,天下學士逃難解散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
注音ㄎㄥ ㄖㄨˊ ㄈㄣˊ ㄕㄨ
繁體坑儒焚書
感情坑儒焚書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文化專制。
近義詞焚書坑儒、焚典坑儒
英語bury the literati in pit and burn book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初出茅廬(意思解釋)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戶限為穿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魚死網破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※ 坑儒焚書的意思解釋、坑儒焚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遏惡揚善 |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 |
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讓人震撼;也讓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靜。 |
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現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千里命駕 | 命駕:命人駕車。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