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赴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慷慨:意氣激昂,情緒激動。赴義:為正義而死。指大義凜然地為正義獻身。
出處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當慷慨赴義,何用悲為!”
例子材伏哭叩頭,舉火,烈婦死,三十余人從死,其慷慨赴義如此。(清 王猷定《梁烈婦傳》)
基礎信息
拼音kāng kǎi fù yì
注音ㄎㄤ ㄎㄞˇ ㄈㄨˋ 一ˋ
繁體忼慨赴義
感情慷慨赴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為正義獻身。
近義詞慷慨就義
英語die a hero(die as heros)
俄語погибáть как герой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費盡心思(意思解釋)
- 經幫緯國(意思解釋)
- 鑒影度形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存而不議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千里命駕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寒木春華(意思解釋)
- 盤根錯節(意思解釋)
- 一時無兩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- 記憶猶新(意思解釋)
- 三月不知肉味(意思解釋)
- 顏骨柳筋(意思解釋)
- 利欲熏心(意思解釋)
※ 慷慨赴義的意思解釋、慷慨赴義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幫緯國 | 經、緯: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,引申為治理、規劃;邦:國家。指治理國家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反復無常 | 反復;顛過來倒過去;無常:沒有常態。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。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餓殍滿道 |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