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柙出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柙:關猛獸的木籠。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。后多比喻放縱壞人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出于柙,龜玉毀于櫝中,是誰之過與?’”
例子開柙出虎,孔宣父不責他人;當路斬蛇,孫叔敖蓋非利己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)
基礎信息
拼音kāi xiá chū hǔ
注音ㄎㄞ ㄒ一ㄚˊ ㄔㄨ ㄏㄨˇ
繁體開柙出虎
感情開柙出虎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賓語;比喻放縱壞人。
近義詞放虎歸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分道揚鑣(意思解釋)
- 芒刺在背(意思解釋)
- 此一時彼一時(意思解釋)
- 定時炸彈(意思解釋)
- 空空蕩蕩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楊柳依依(意思解釋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※ 開柙出虎的意思解釋、開柙出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分道揚鑣 | 道:路;鑣:馬嚼子;借指為馬;揚鑣:驅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 |
信口開合 |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 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婦人醇酒 | 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超俗絕世 | 謂超出世俗,無人可比。 |
望塵莫及 |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藝高人膽大 | 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。 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錢財、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香銷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牝雞司晨 | 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