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口不提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絕口:始終不開口;提:舉出。指閉口不說話
出處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48回:“見了撫臺,絕口不提一字,免得撫臺心上生疑。”
例子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蘇小姐初到家,開口閉口都是方鴻漸,第五天后忽然絕口不提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jué kǒu bù tí
注音ㄐㄩㄝˊ ㄎㄡˇ ㄅㄨˋ ㄊ一ˊ
感情絕口不提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閉口不說話。
近義詞絕口不道
反義詞喋喋不休
英語avoid all mention of(never to say a single word about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治絲益棼(意思解釋)
- 空空蕩蕩(意思解釋)
- 枝對葉比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(guān),斬六將(意思解釋)
- 空穴來風(fēng)(意思解釋)
- 香銷玉沉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xué)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(zhuǎn)徙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羊質(zhì)虎皮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清風(fēng)勁節(jié)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※ 絕口不提的意思解釋、絕口不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連綿不絕 | 連續(xù)而不中斷。 |
紙老虎 |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。 |
不正之風(fēng) | 不正當(dāng)?shù)纳鐣L(fēng)氣。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(nèi)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(jié)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(zhèn)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堂堂一表 | 形容身材魁偉,相貌出眾。 |
進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節(jié)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(xiàn)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語不驚人 | 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(biāo)。后用以指休戰(zhàn)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儉以養(yǎng)德 | 節(jié)儉有助于養(yǎng)成質(zhì)樸勤勞的德操。 |
漫不經(jīng)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(jīng)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(jié)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(jié)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(fù)得或人去而復(fù)回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(jù)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(zhàn)的方法策略。 |
性命攸關(guān)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(guān)重大,非常緊要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(jīng)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(yīng)遲鈍;漠不關(guān)心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(jīng)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(tài)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