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裾而去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絕裾:扯斷衣襟。形容離去的態(tài)度十分堅決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尤悔》:“溫公初受,劉司空使勸進(jìn),母崔氏固駐之,嶠絕裾而去。”
例子至于荊軻,力不足以謀無道秦,遂使絕裾而去,自取滅亡。(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聶政》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jué jū ér qù
注音ㄐㄩㄝˊ ㄐㄨ ㄦˊ ㄑㄨˋ
繁體絶裾而去
感情絕裾而去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;形容離去的態(tài)度十分堅決。
近義詞拂袖而去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老奸巨猾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jīng)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縱橫四海(意思解釋)
- 識時務(wù)者為俊杰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急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※ 絕裾而去的意思解釋、絕裾而去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稀里嘩啦 | 象聲詞,形容雨、東西倒塌等發(fā)出的聲音。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。 |
繩之以法 | 繩:準(zhǔn)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(zhǔn)繩;給予制裁。 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(zhì)量又好。 |
致遠(yuǎn)恐泥 | 致遠(yuǎn):到達(dá)遠(yuǎn)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滯拘泥,難行??峙路恋K實現(xiàn)遠(yuǎn)大目標(biāo)。比喻小技無補(bǔ)于大業(yè)。 |
轍鮒之急 |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驕生慣養(yǎng) | 驕:通“嬌”。指嬌生慣養(yǎng)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(xì)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(fā)展趨勢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(yán)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(nèi)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td>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(qiáng)烈;旺盛。 |
惡醉強(qiáng)酒 | 強(qiáng)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(nèi)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背鄉(xiāng)離井 | 指遠(yuǎn)離家鄉(xiāng),流落他方。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(fēng)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阿時趨俗 | 阿:迎合。迎合時尚和世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