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人三緘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
出處《孔子家語 觀周》:“孔子觀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廟。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。三緘其口,而銘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
例子于是奉老氏多敗之戒,思金人三緘之義。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重言》
基礎信息
拼音jīn rén sān jiān
注音ㄐ一ㄣ ㄖㄣˊ ㄙㄢ ㄐ一ㄢ
繁體金人三緘
感情金人三緘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;指緘口不言。
近義詞緘口不言
反義詞滔滔不絕
英語keep one's tongu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費盡心思(意思解釋)
- 催人淚下(意思解釋)
- 反求諸己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鶴立雞群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窮家富路(意思解釋)
- 戶限為穿(意思解釋)
- 費盡心機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※ 金人三緘的意思解釋、金人三緘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博學多聞 | 博學:廣博。學識廣博,見聞豐富。 |
改俗遷風 | 遷:改。改變風俗習氣。 |
心灰意懶 | 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喪失信心;不圖進取。灰:消沉;懶:懈怠。 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惡衣惡食 |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無時無刻 |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戰天斗地 | 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