矜功伐善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矜、伐:自夸。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。形容極不虛心。
出處《晉書 段灼傳》:“艾性剛急,矜功伐善,而不能協(xié)同朋類,輕犯雅俗,失君子之心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jīn gōng fá shàn
注音ㄐ一ㄣ ㄍㄨㄥ ㄈㄚˊ ㄕㄢˋ
感情矜功伐善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夸耀自己。
近義詞自吹自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太歲頭上動土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xué)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豁然開朗(意思解釋)
- 息息相關(guān)(意思解釋)
- 梟首示眾(意思解釋)
- 不櫛進士(意思解釋)
- 奪其談經(jīng)(意思解釋)
- 大江東去(意思解釋)
- 飄飄欲仙(意思解釋)
- 齊天大圣(意思解釋)
- 拉家?guī)Э?意思解釋)
※ 矜功伐善的意思解釋、矜功伐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聾者之歌 | 聾者學(xué)人唱歌,卻聽不到歌聲,無以自樂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,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玉卮無當(dāng)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(dāng)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(zhàn)戰(zhàn)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閉關(guān)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(guān)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供不應(yīng)求 | 供應(yīng)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(yīng)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(xiāng)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(zé)任。 |
連珠炮 | 連續(xù)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(diào)凄愴而婉轉(zhuǎn)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(zhàn)英勇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(qū)別。根據(jù)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(xiàn)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(xiàn)天下的大道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內(nèi)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(xué)。 |
前仆后繼 |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(jīng)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(xiàn)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(yán)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(jīng)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