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露為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積少成多。
出處明 袁宏道《題龍堂僧募冊》詩:“衲子欲言面羞澀,試介烏紗作檀越,積露為波江可得,東鄰北里賢相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ī lù wéi bō
注音ㄐ一 ㄌㄨˋ ㄨㄟˊ ㄅㄛ
繁體積露為波
感情積露為波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近義詞積少成多、集腋成裘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見風是雨(意思解釋)
- 敬業樂群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兵無常勢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※ 積露為波的意思解釋、積露為波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據;材:資質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機;劫:搶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。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聲馳千里 | 馳:傳揚。名聲遠播。形容聲望很高。 |
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懲惡勸善 | 懲:責罰;勸:勉勵。懲罰壞人,獎勵好人。 |
神魂顛倒 | 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顛三倒四;失去常態。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態。 |
處安思危 | 處:居于;思:想,考慮。處在平安的環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。 |
黑眉烏嘴 |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。形容淘氣、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