赍糧藉寇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赍:資助;藉:同“借”;寇:賊寇。借給敵寇兵器,送給盜賊糧食。比喻做有利于敵人、壞人的事。
出處《荀子·大略》:“非其人而教之,赍盜糧,借賊兵也。”
例子清·夏燮《中西紀事》第16卷:“是國家正供之人,適足為赍糧藉寇之資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ī liáng jiè kòu
注音ㄐ一 ㄌ一ㄤˊ ㄐ一ㄝˋ ㄎㄡˋ
繁體賫糧藉寇
感情赍糧藉寇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做蠢事。
近義詞赍盜糧,借賊兵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百戰百勝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※ 赍糧藉寇的意思解釋、赍糧藉寇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為民請命 | 請命:請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,提出要求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香銷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