掎角之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掎:拉住;這里指拉住腿;角:鹿角。指抓住角。形容兵分兩路相互配合;形成夾擊或牽制的態勢。
出處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,與晉掊之。”
例子不若分兵屯小沛,守邳城,為掎角之勢,以防曹操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二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ǐ jiǎo zhī shì
注音ㄐ一ˇ ㄐ一ㄠˇ ㄓ ㄕˋ
繁體掎角之勢
正音“掎”,不能讀作“qí”。
感情掎角之勢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比喻互相配合,兩面夾擊。
辨形“掎”,不能寫作“倚”。
近義詞犄角之勢
英語a situation similar to a pincers movemen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動天地,感鬼神(意思解釋)
- 故家喬木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遁世離俗(意思解釋)
- 風流才子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釋)
- 見危致命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雞毛蒜皮(意思解釋)
※ 掎角之勢的意思解釋、掎角之勢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十全十美 | 十分完美;毫無欠缺。 |
離世遁上 | 超脫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轍鮒之急 |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漏洞百出 | 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現次數很多。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說話、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。 |
安于現狀 |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熱氣騰騰 | 熱氣:溫度高的氣體;騰騰: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。原意為熱氣盛大。比喻情緒高漲;氣氛熱烈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