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古揆今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考古衡今。
出處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望稽古揆今,復君之位,以安天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ī gǔ kuí jīn
注音ㄐ一 ㄍㄨˇ ㄎㄨㄟˊ ㄐ一ㄣ
感情稽古揆今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考古衡今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物盡其用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- 珠聯璧合(意思解釋)
- 西學東漸(意思解釋)
- 久假不歸(意思解釋)
- 阿嬌金屋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- 經緯萬端(意思解釋)
- 好來好去(意思解釋)
- 泣不成聲(意思解釋)
- 解甲休兵(意思解釋)
- 連篇累牘(意思解釋)
- 按捺不住(意思解釋)
- 參差不齊(意思解釋)
※ 稽古揆今的意思解釋、稽古揆今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捻神捻鬼 |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。 |
床上安床 |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。 |
夢幻泡影 | 佛教用語。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夢境、幻術、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。后比喻空虛而容易破滅的幻想。 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色飛眉舞 | 色:臉色,表情。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。 |
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德容言功 | 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喜新厭舊 | 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危急關頭 |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。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