戛玉鳴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戛:敲擊。敲打玉器和金器。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。也形容人氣節凜然。
出處唐 白居易《聽田順兒歌》:“戛玉敲冰聲未停,嫌云不遏入青冥。”
例子我有清風勁節之標,戛玉鳴金之韻,用分一半,少答殷勤。(明 朱有燉《賽嬌容》第二折)
基礎信息
拼音jiá yù míng jīn
注音ㄐ一ㄚˊ ㄩˋ ㄇ一ㄥˊ ㄐ一ㄣ
繁體戞玉鳴金
感情戛玉鳴金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人的聲音或氣節。
近義詞戛玉敲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反求諸己(意思解釋)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釋)
- 人面獸心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※ 戛玉鳴金的意思解釋、戛玉鳴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眼空一世 |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逢:遇見。指人與人互相欺瞞,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。 |
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