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伊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蒹葭:初生的蘆葦。伊人:那個人。指一心尋求思戀而不曾會面的人。
出處《詩經·秦風·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,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?!?/p>
例子奉教忽焉經歲,蒹葭伊人,自是朋輩相懷,終以一水為恨;若不肖于先生,直高山仰止耳。(徐世溥《寄侍御李匡山先生書》)
基礎信息
拼音jiān jiā yī rén
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一 ㄖㄣˊ
感情蒹葭伊人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思念親人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全科人兒(意思解釋)
- 一軌同風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疑鄰盜斧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戰戰業業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※ 蒹葭伊人的意思解釋、蒹葭伊人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多才多藝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。 |
鍥而不舍 | 鍥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?,F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妻兒老少 |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男大當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??謶值臉幼印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