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寶迷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懷寶:具有才德;迷邦:讓國家迷亂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陽貨》:“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”
例子老漢常聽得秀才每說道:“幼而學,壯而行,懷寶迷邦,謂之不仁。”(《琵琶記》第四出)
基礎信息
拼音huái bǎo mí bāng
注音ㄏㄨㄞˊ ㄅㄠˇ ㄇ一ˊ ㄅㄤ
繁體懷寳迷邦
感情懷寶迷邦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。
近義詞懷才不遇、懷道迷邦
反義詞懷才不遇
英語have talent but refuse to serve one's countr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混淆是非(意思解釋)
- 幫倒忙(意思解釋)
- 盡信書不如無書(意思解釋)
- 枝對葉比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- 轟轟烈烈(意思解釋)
- 鳳友鸞交(意思解釋)
※ 懷寶迷邦的意思解釋、懷寶迷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掃地出門 |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;室內干干凈凈;不留任何東西。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;連人也被趕出家門。 |
滿腹經綸 | 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 |
信及豚魚 | 及:達到;豚:小豬。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趕盡殺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萬馬奔騰 |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憐香惜玉 | 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