橫槊賦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槊:長矛;賦:吟。橫著長矛而賦詩。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。
出處唐 元稹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》:“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,往往橫槊賦詩,故其抑揚哀悲離之作。”
例子呂志伊《詩史感賦》:“橫槊賦詩一世雄,二喬未虜恨東風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héng shuò fù shī
注音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
繁體橫槊賦詩
感情橫槊賦詩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;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。
近義詞能文能武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草衣木食(意思解釋)
- 見風是雨(意思解釋)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超俗絕世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※ 橫槊賦詩的意思解釋、橫槊賦詩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風馳電掣 | 弛:快跑;掣:閃過。像風奔馳;像電閃過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閃而過。也作“風馳電赴”。 |
疑鄰盜斧 | 疑:懷疑;斧:斧頭。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。指不注重事實根據,對人對事胡亂猜疑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壯心不已 |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壯志仍不衰減。壯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沉魚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魚下沉;使飛雁降落;不敢與之比美。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