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足不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裹足:包纏住腳。好像腳被纏住了一樣,不能前進。形容有所顧慮而止步不敢向前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90回:“奈奉陽君妒才嫉能,是以游士裹足而不進,卷口而不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uǒ zú bù jìn
注音ㄍㄨㄛˇ ㄗㄨˊ ㄅㄨˋ ㄐ一ㄣˋ
感情裹足不進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思想保守。
近義詞裹足不前
英語hesitate to move forwar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輕歌曼舞(意思解釋)
- 稀里嘩啦(意思解釋)
- 疾如旋踵(意思解釋)
- 強中自有強中手(意思解釋)
- 泥牛入海(意思解釋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釋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釋)
- 說雨談云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※ 裹足不進的意思解釋、裹足不進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卬首信眉 |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氣昂揚,不隨波逐流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暮史朝經 | 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營私舞弊 | 營:謀求;舞:玩弄;弊:壞事。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;違法亂紀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